糖酒會一年舉辦兩次,分別在春季和秋季舉行。3月舉行的叫春季糖酒會,簡稱“春糖”,目前已每年固定在四川成都召開。10月舉行的叫秋季糖酒會,簡稱“秋糖”,一般在全國其他城市輪流舉辦。
糖酒酒會發展歷程
計劃經濟時代,中國處于經濟恢復期,物資相對匱乏。廣大人民群眾對“第三類商品”(當時中國將商品分三類,計劃管理,多數副食品屬第三類商品)需求日益劇增。當年生產力不足供應緊張,只能采用統購統銷、統購包銷的手段。并且,此類商品品種多、生產企業規模小、材料來源廣泛,因此更需要有關部門組織相關全國性供應會。
1955年,首屆糖酒會在北京西苑大旅社舉辦,是中國較早的糖業糕點交流會,也是糖酒會的開端。此時的糖酒會是一場內部交流活動,具有行政屬性,涉及糖果、糕點等第三類商品,以訂貨和分配為主,酒還不在供應名單中。
1956~1958年期間,商業部在北京組織全國糖業糕點計劃會議,隨后將煙、酒兩大類商品納入該會議議程,會議由糖業糕點發展為全國糖業煙酒。自此,從功能角度上來說,糖酒會誕生。但此時的糖酒會還不對社會開放,只用于商業內部交流。
1964年,糖酒會在上海打開新思路,首次設立了糖煙酒展廳,這一思路一直沿用至今。1972年,在石家莊召開的交流會中,糖酒會迎來重要轉折點,改變了行政會議的形式,開始獨立舉辦商品交流會。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日益活躍,大量第三類商品工業企業對其產品在全國范圍內流通的需求越來越迫切。1984年,糖酒會發生了的改變,每年一辦改為每年兩辦,分別在春季和秋季舉行。原本不給普通商家和消費者參加的展會,公開面向社會。
1994年,在成都展會上,糖酒會成交價首次突破億元,白酒占了重要的份額。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酒類市場走向國際化,糖酒會迅速發展。外企巨頭雀巢加入糖酒會,并借此在中國站穩了腳,隨后越來越多國際大品牌出現在糖酒會的舞臺。
2009年,春季糖酒會開設葡萄酒及國際烈酒館。
2010年,秋季糖酒會在濟南舉行,開設國際葡萄酒、烈酒和食品專館,促使糖酒會向國際化展會邁出實質性一步。交金額再創新高,達到了200億。
2011年起,春季糖酒會落戶成都。成都作為四川省省會,是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目前世界500強企業有半數在成都落戶,以“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特點吸引并成功舉辦了很多大型展會。
如今糖酒會主要作為產銷對接、營銷體系構建、品牌宣傳、信息擴展、投資貿易合作的平臺。展會當天大 牌云集,而且還有多款新品發布吸引顧客的眼球。許多業內人士會通過糖酒會了解到行業的新資訊,以此來制定更有效的營銷戰略。一般企業則利用糖酒會的大流量宣傳自己的品牌,結識到更多的潛在客戶。
每屆糖酒會都讓舉辦城市的氛圍煥然一新,參加展會的企業就有數千家,參會觀眾更高達到數十萬人。不僅能促進當地糖酒產業的發展,還能帶動當地酒店、餐飲、物流、旅游等。
受到疫情的影響,原定于今年3月24日~26日舉辦的第106屆糖酒會延遲到4月舉辦。本屆糖酒會采用“一城雙館”的形式,將展覽場所設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和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規劃展覽面積32萬平方米。博覽城將設有休閑食品、飲品及乳制品、進口及烘培食品、調味料及配料、食材及供應鏈、食品包裝、食品機械七大展區。世紀城將設有傳統酒類、葡萄酒及國際烈酒、低度潮酒及啤酒展區三大展區。展品門類覆蓋整個食品產業鏈,涵蓋十大展區數萬種產品,是大規模的一屆糖酒會。
但目前第106屆糖酒會的具體舉辦時間仍在待定,需等待官方下一步消息。而秋季糖酒會,第107屆糖酒會將于10月中下旬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